前幾天,在武漢漢口黃埔大街上,一名女青年就不慎摔倒,脖子正好卡在非機動車道的護欄上,不幸身亡。
奪命護欄與危險尺寸
其實類似的事件在我國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。比如2010年11月江蘇南通市,一位老人脖子卡在超市門前護欄中不幸身亡;2016年3月陜西米脂縣一位懷孕8個月的母親在路邊休息時忽然暈倒,脖子卡入護欄窒息身亡;2017年7月,西安一騎電動車的男子突然摔倒,頭卡入隔離護欄窒息而亡……
上面不幸身亡的事例是被媒體報道出來的,生活中沒被報道出來的例子可能還很多。護欄為什么這么危險?就因為它的縫隙設計得太微妙。比如2013年北京中關村南公交站旁一個女孩脖子被卡在護欄中,后來搶救無效死亡,卡住這個女孩的護欄間隙是7厘米左右,而人的脖子直徑一般是10到13厘米。
為什么尺寸差這些還會被卡進去?曾有人計算,如果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以每秒2米的速度前進時突然摔倒,其頸部將承受500多牛頓的力量。這意味著如果一個人行走中突然摔倒,脖子正中護欄間隙的一瞬間,會被一個沉重的力量將頸部擠壓進狹窄的縫隙中,而且很難自己拔出來。
護欄彎曲的構造使它能夠承受很大的外力,類似于石拱橋的原理,所以即便是壯漢想要施救,也很難把護欄掰開。
一旦卡進去,就相當于被魯智深這樣的壯漢牢牢掐住脖子,而且是掐到脖子變形,其結果不但會窒息,而且脖子兩側的血管被卡住,會造成大腦、心臟供血不暢,在這種狀態下,人在幾分鐘內就可能喪命。
寫到這里壹讀君不禁想到法國醫生約瑟夫·伊利亞斯·吉約坦改良發明的那個斷頭臺,在大革命時代曾經讓無數人毛骨悚然。如今,這種設計有缺陷的馬路護欄,在特定情況下也成了令人感到恐怖的致命工具。
困難的施救
如果從現在開始你出門加小心,每天都躲著馬路護欄走路,也許你以后的人生不會遇到這樣的災難。但是如果恰好你在路上遇到別人脖子被卡住了怎么辦?打110、119、120嗎?人都快被“掐”死了,等別人來救肯定是來不及的。那么如何施救呢?壹讀君在這里介紹幾個要點。
首先不能魯莽硬拽。因為脊柱是人體的活動部件,如果拽得太用力,很容易破壞脊柱中脆弱的脊髓,導致癱瘓。如果像下圖這樣向后方施力就很危險。
如果像下圖這樣對傷者向上施力,則比較安全。
下面介紹一個“五人施救法”。一人站在傷者頭側,托住頭部;另外四人分別站在傷者背部兩側,各站兩人。托頭的人發號施令,另外四人垂直方向用力向上抬。
這樣一般應該能把傷者抬出,如果還不行,而且人手有富余的話,可以增加人手。并且可以找來兩根結實的繩子,穿過護欄,大家使勁把護欄往脖子兩側拽,減少脖子所承受的擠壓。繩子可以用汽車里常備的牽引繩。